close

DSC09007.JPG

在Level 3 的Science課程中,

我們教導寶貝們如何做好垃圾分類,

以及如何識別哪些垃圾是可以做資源回收的。

同時我們啟發孩子們的動機,

告訴他們在這個地球上不僅僅住著人類,

無論是陸地上或海洋裡都還住著很多很多的動物,

所以這顆漂亮的藍色星球是所有生物的家,

當我們可以做的資源回收越多,

整體的垃圾量就會越少,

我們和所有動物的生存環境就會越乾淨。

 

 另外,小朋友想了很多的方法要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,

例如:減少衛生紙的使用量、節約用水、廢物再利用……等,

同時在整整兩週的課程中,

寶貝們陸續帶了很多空的寶特瓶、鐵鋁罐,

來學校和大家分享可以做資源回收的種類,

大家都很認真地看著資源回收的標誌,

將所學來的實際運用在生活上,

所以即便是4、5歲的小寶貝們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愛惜我們的地球、我們的生態,

養成回收再利用、惜物、愛物的好習慣,

這就是教育最大的成就。

 

 能付予教育〝生命的意義〞,

讓所學習到的不只是止於在認知上的發展,

而是能延展出去成為生活的一部份,

成為自己內在涵養的一部份,

孩子便能真正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想得更遠。

 

  在一期國家地理頻道雜誌和商業周刊的合刊裡面提到:

「以非洲南部來說,海狗數量與大白鯊的比例約是1000:1,

也就是說一隻大白鯊可以分配到1000隻海狗,

而一隻45公斤的海狗就可以讓一隻大白鯊飽上好幾週,

如果沒有大白鯊控制這些海狗的數量,

一隻強壯的海狗每年就能吃掉900公斤的魚,

若任其生長,將會對生態帶來巨大改變。

若沒有這些鯊魚維持生態的平衡又會怎麼樣呢?

有些理論認為,

水母之類的無脊椎動物在食物鏈中的位置會上升,

若戰勝了與牠們爭奪浮游生物的幾種幼魚,

水母的數量將會暴增,充斥整個海域。」

 

 報導轉向日本,在日本一群辛苦的漁夫,

每當船隻出海捕魚時,捕到的水母總是比魚還要多,

使這些漁夫的家庭在生存上面臨極嚴重的考驗,

而這也反應出海洋生態失衡的現象。

唯有保護並尊重我們共同生長的環境,

做好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,

不過度的濫殺或獵捕,

地球上的生態才會生生不息,

我們的下一代才會有更豐沛的資源和體驗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karcida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lfe & karcida 的頭像
    wolfe & karcida

    光境國度

    wolfe & karc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